零碳园区建设”背景与意义

“30/60” 双碳目标的驱动
在 “3060” 双碳目标的指引下,可持续发展理念日益深入社会各个层面。建设低碳、绿色、可持续发展的工业园区已成为时代发展的重要课题。这一目标为零碳园区的建设提供了根本的方向和动力,促使各类企业和园区积极探索低碳发展之路。


国家发文的政策支持
近期国家发改委、工信部、能源局联合发布关于开展零碳园区建设的通知,各省市也纷纷出台相关配套政策,为零碳园区建设提供了明确的政策导向和有力的支持。这些政策的出台,进一步规范了零碳园区建设的标准和路径,激发了市场主体参与零碳园区建设的积极性,为零碳园区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政策基础。


企业园区转型创新的需要
当前,许多园区面临着诸多挑战,如资源利用效率低,大量分布式能源资源未被充分整合和利用;节能减排压力大,环保法规日益严格,亟需通过技术创新和管理优化实现绿色低碳转型;能源供需匹配存在问题,电力需求增长且波动大,对供应的可靠性和灵活性要求提高;废物处理难题突出,缺乏循环利用和资源化利用手段;同时,数字化转型需求迫切,需要借助数字化、智能化技术提升能源管理效率和环保水平。因此,推动园区转型创新,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和废弃物的循环再利用,打造零碳园区成为企业园区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求。

零碳园区的定义
零碳园区是指通过构建 “源网荷储” 微能源系统,综合运用多种技术手段,实现园区内碳排放与吸收平衡的园区。具体而言,其核心在于实现能源生产低碳化、能源使用高效化和能源消费电气化。
能源生产低碳化包括利用光伏、风力等新能源发电,以及利用水(地)源、空气源、生物质等可再生能源供能等;能源使用高效化则涉及采用储能、蓄冷 / 蓄热技术,实现三联供,利用余热、余压,建设节能建筑,通过智慧能源管控和协同优化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等;能源消费电气化主要体现为推广电动汽车(充电桩)、电热泵等。
零碳园区旨在打造供电安全可靠、用能绿色低碳、运行经济合理、废旧物循环利用的能源供应体系,成为 “园区级” 虚拟电厂样板和零碳无废园区典范。
